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让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替代品。
在众多新兴能源中,有一位"后起之秀"备受瞩目,它就是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的可燃冰。据估计,全球可燃冰资源量高达2.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还多!
而我国可燃冰探明储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曾几何时,"可燃冰"的名字频频见诸报端,被视为未来可以替代石油的梦幻新能源。
但近年来,关于可燃冰的报道却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这是为什么呢?
一、可燃冰是什么?
提到可燃冰,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画面,可能就是一团燃烧的冰块。
没错,这种看似矛盾的物质,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
可燃冰,学名叫做天然气水合物,本质上是一种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
它主要由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
通常情况下,可燃冰埋藏在深海沉积物或永久冻土层中。
可燃冰最吸引人的特性,就在于它蕴含的巨大能量。
据测算,一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的甲烷气体,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而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是一种非常清洁环保的优质能源。
更令人振奋的是,据初步勘探,全球三分之二的海域都有可燃冰的分布。
在我国,南海北部海域、青藏高原、松辽盆地等地区都发现有可燃冰资源,其中南海的储量就超过了50亿吨油当量,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