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搜索
网站导航: 资讯 视频 酷站 下载 上网导航 流量交换
标签: 阿泰斯特养老院整治重要哔哩哔哩开放文档静止配置后遗症权威媒体电子产品新生儿止不住了地球哔哩哔哩开放平台官网Spring陈道明与倪妮弯腰握手

32岁,被称为“央视名嘴”的董倩,曾经是所有人眼中的天之娇女。


不知从何时起,董倩直击人心式的采访,从荣誉满身,到背负骂名,“不专业”“没有同理心”“咄咄逼人”不绝于耳……风评如此反转的董倩,到底经历了什么?


苦痛挣扎,人生巅峰

在北京长大的董倩,自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小学、中学,董倩成绩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


高中时期,董倩对北京大学的英语系十分感兴趣,向来骄傲的董倩,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与北大英语系擦身而过。


然而因为董倩总分较高,便也成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历史。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或是从小骨子中的叛逆性格,进入学校后,对历史毫不感兴趣的董倩,开始旷课,前往隔壁英语系“蹭课”。


日后回忆当时的经历,董倩遗憾地说道:如果自己能够回到大学时光,一定会好好学习历史。


24岁的那一年,董倩刚刚大学毕业,头顶北京大学的光环,养成了清高、自尊、甚至是傲慢的性格。


由于对历史毫无兴趣,对于自己的未来,董倩陷入了迷茫。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董倩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她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焦点访谈》的一名工作人员。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董倩曾经的专业是历史,对新闻知之甚少,众人纷纷规劝她三思而后行。然后天生自信的董倩,还是一头扎了进去。只是成为职业新闻人的道路,远比她想象地更加艰难。


在央视这样一个严肃的职场,每个走到台前的人,都曾经披荆斩棘,历经艰难。刚刚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董倩处于无人指导、无人看得起的状态。


北大毕业的董倩,在一众优秀的人之中,产生了被“碾压”般的心理,她曾经坦言:“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


董倩同白岩松等人合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跟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正是这种对比,让领导和观众对董倩的评价很低。观众不愿意收看董倩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不断下降,无人愿意同她合作,董倩内心焦急不已。


不久后,制片人找到董倩,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那一次的谈话,董倩有了醍醐灌顶之感。既然所有人都说自己不行,那么董倩偏要证明自己。


后来,董倩得到了一个前往耶鲁大学学习的机会。美国电视台的重要节目中,出现的都是男性主持人。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董倩身为女性,能够在黄金时段露面,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我是女人,由此我就得出个结论,我也挺重要的。”


一次否定中的激发,一次对比中的肯定,让陷入自我怀疑中的董倩,重新燃起了斗志。


她开始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资料,学习白岩松前辈们对采访人与事的态度。就这样,董倩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沉淀自己。


一年后,《东方之子》的制片人突然找到了董倩,邀请她做一名记者。众人面面相觑,董倩不过是一个新人,是否能够挑起大梁?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然而在制片人看来,也正是因为董倩新人的身份,观众对她的包容度更高。


就这样,董倩硬着头皮,开始进行采访工作。最初董倩缺少经验,面对各行精英、新人时,有些不知所措。


一次,董倩做完了采访节目,不久后,她便收到了一封群众来信。董倩打开信,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写信的人,是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老师对她的主持节目进行了深度剖析,言辞犀利地给她提出修改意见。


有人批评,董倩心中受挫,有人指导,董倩又十分庆幸。是以,她将老师的意见仔仔细细阅读了多遍,甚至将其贴在办公桌前,时刻提醒着自己。


从那时起,董倩关于“新闻”“采访”“主持”的天赋,似乎突然开启了。相较于前几年的生涩,有了众多采访经验的她,更加游刃有余。


澳门回归、香港回归、北京申奥成功,众多历史性的时刻,都有董倩由前线发回的报道。众人纷纷夸赞她,功底扎实,鲜活,报道也十分权威。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此后,董倩的人生步步高升,相继担任《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1+1》等节目的主持人和采访者。


后来,董倩获得了第五届金话筒奖,对于一名主持人与新闻记者来说,这已经是极高的荣誉。曾经的董倩终于褪去了稚嫩,成为了专业人士。


渐渐地,在新闻领域游刃有余的董倩,想要挑战不一样的人生。是以,她出现在《央视论坛》上,采访节目邀请的专家。


涉及到众多高深的学问,董倩对此一无所知,这一切主要归功于她在幕后做足了功课。


董倩基本每天都会整理大量的资料,挑灯夜读。在与被采访者的交谈中,董倩以自己的知识抛砖引玉,引导嘉宾表达自己的专业见解。


她所表现出来的谦逊与专业,也引来了无数人的赞叹。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舆论漩涡,备受质疑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董倩终于一步步走向了人生巅峰。众人没有想到,董倩的巅峰,持续地有些短暂。成为职业记者后,外界对于董倩的批判声音,甚至直接盖过了赞扬声。


董倩第一次受到广泛争议,始于2013年,关于郎平指导的采访。


当年,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接受了“央视名嘴”董倩的采访。两个人在交谈中,不免提及郎平指导从前的经历:执教美国队。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郎平


在众人看来,不论从前何种选择,如今郎平身为中国队主教练,从前异国的经历都应该规避。


董倩似乎并不在乎,问道:“你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当时那种心情,是不是也很纠结?”


董脱口而出,郎平指导有些尴尬,不知如何回答。也正是从这一次采访开始,董倩开始有了“攻击点”,冷血、咄咄逼人、情商低、不专业等质疑,疯狂地涌入董倩的职业生涯。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2015 年,天津大爆炸,熊熊燃起的大火,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千钧一发之际,无数的消防英雄挺身而出,他们穿梭在火海之中,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


众多的记者为了实时跟进报道,纷纷前往爆炸现场。当其他记者一哄而上,前去采访受害者时,董倩却反其道而行之,拦下了一名消防员。


董倩问道:“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你要是出点事,你爹娘怎么办?”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如同一把刀子,插进了消防员的心。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此次救援,危险重重,所有人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在消防员的心中,小家固然重要。然而在面对国家大义时,他们并无选择。对于家庭与家人,消防员始终是遗憾的。


听完董倩的话,消防员沉默了许久,眼睛里闪着泪花,他声音哽咽地说道:“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然而董倩似乎没有意识到消防员的沉默与悲伤,坚持追问。


后来,董倩采访消防员的场景在网上传播,一时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众人纷纷评价,董倩丝毫没有情商,看不出消防员的情绪变化;她不分轻重缓急,在爆炸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仍然逼迫消防员在国与家之间做出选择。


网友表达爱恨的方式向来直接,不知从何时起,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个“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上百甚至上千人参与其中,近百万浏览。


“咄咄逼人,不懂得尊重”的董倩,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只是董倩似乎依旧坚持着自我,坚持着自己的采访风格。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2019年,四川凉山的特大森林火灾,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无数的青年消防员挺身而出,然而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终究还是受到了伤害。此次扑救行动,20多名消防员葬身火海,其中年龄最小的,也不过20多岁。


无数国人为消防英雄的牺牲而痛心,纷纷献上自己的安慰。


此时此刻,出于一名职业记者的自觉,董倩再次前往消防大队,采访在此次火灾中活下来的消防员。


当其他人专注于疏解消防员的情绪,还原火场最真实的状况时,董倩时刻询问消防员牺牲的战友,这让她再次受到了巨大的争议。


“你和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想救他吗?”




“战友死了,你会自责吗?”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战场”归来之人,大多有创伤性应激综合征。自冲进火场到目睹战友的牺牲,幸存的消防员始终强忍着泪水。然而听到董倩的话,他瞬间破防,哭得泣不成声。


后来,董倩的采访,被整理成《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员——面对面》节目,消防员痛苦的画面,也被镜头记录下来。


节目一经播出,面对董倩的各种逼问,观众们有些不满。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众人认为,面对一个刚刚受伤的消防员,董倩是冰冷的,甚至没有人性。所有的问题,都只是为了新闻本身,采访专门往消防员的痛处戳。


与此同时,“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言论,也愈演愈烈。四面八方的批评与质疑声如同一把刀子,刻在董倩早已血淋淋的心上。她不禁开始思考,我真的做错了吗?


深思熟虑后,董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依旧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


“人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批评。人们批评我帮助了我,这意味着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你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董倩如是说道。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在新闻界,还原现场与当事人最真实的感受,是许多人心照不宣的行事准则。


在董倩看来,自己提问的所有问题,都能够反映当事人当下的状态,尽管某些话题有些伤人,但新闻工作者始终应该保持理性的判断力,不应该回避任何问题。


抛开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只做一个普通人,对于自己在工作时的冷漠,董倩也有些于心不忍。她曾经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我步步紧逼,其实我于心不忍。”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董倩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并不是出自其本意。对此,同为新闻工作者的白岩松,深有感触。


董倩与白岩松,是合作多年的搭档,二人相互理解,在默契度上几乎无人可以超越。在董倩的相关问题上,白岩松具有发言权。


白岩松说:董倩的采访,经常不按套路出牌。别人报道新闻事件本身,董倩却去采访别人。与主流背道而驰的采访,确实容易让董倩有格格不入的感觉。

1.png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白岩松


坚守本心

只是董倩的这种格格不入,也并非全部为“坏事”。不可否认的是,董倩直接与人性直接对话的方式,不论对被采访者,或者是观众,都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与震撼。


2020年,疫情不期而至,整个武汉,陷入了停滞阶段。


在所有人心中恐惧时,董倩毅然决然扛起了自己的装备,进入了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什么时候能去武汉采访、报道,这是一个记者的本能。”


就这样,她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无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张伯礼医生便是其中之一。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您是1月27日过来的,当时接到什么任务?”董倩问道。


“我是1月26日接到任务的,什么都不知道……知道当时武汉的疫情很严重,也有思想准备要来,甚至想要自己申请来,但是来那个瞬间……”


张伯礼医生激动地陈述着自己当时走上武汉“战场”的回忆,心中感慨万千。当形势开始好转,董倩的询问,让张伯礼医生回想起众多辛酸与不易。


“你太厉害了,这么一下就触到了点上”,张伯礼眼睛湿润地说道。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张伯礼


人们并不知道,在医护人员尚且恐惧的武汉,董倩频繁出入疫情严重的地区,付出了多大的勇气与努力。


40多次冲锋陷阵,甚至直面被确诊的患者,董倩从未有一次的退缩。


一直以来,董倩都患有严重的腰肌劳损,晚上只要一翻身,便会有钻心的疼痛。武汉采访过于劳累,董倩旧伤复发,她愣是咬牙坚持下来,在武汉坚守了几个月的时间。


也正是她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张定宇,看到了外卖小哥汪勇,也看到了无数的好心人……


事实上,针对外界评价的“语言犀利”问题,董倩也有些于心不忍。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2017年,董倩曾经采访了一名器官捐献者的家属。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接受器官捐献的人,录下了死者心脏重新跳动的声音。


董倩带着录音,犹豫地问道:“你想不想听一听女儿心脏跳动的声音?”


“想,但是不敢”,母亲回答道。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董倩问道:“为什么不敢?你不是梦里梦到女儿很多次?为什么她的心脏在手上却不敢听。”


母亲回答道:她现在的心跳就在我手上,离我这么近,却倒是提醒我女儿再也回不来了。”


听到母亲的话,董倩罕见地红了眼睛。她轻声表示歉意,认为自己再一次戳中了别人的伤疤。母亲却安慰道:“别这样讲,说说我心里好受些”。


央视主持董倩:直击人心式采访的背后,不是冷血,而是初心的坚守

是以,董倩也并非外界传言那样,冷血无情,没有同情心。


只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董倩需要戴上自己理性、冷漠的面具,用冰冷的事实,揭示其本质和真相。在新闻现场时,董倩原本是身不由己的。


董倩曾经回忆,如果可以选择,自己更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倾听者,听一听其他人内心深处的声音。“能一直提问到老”,她对于新闻的初心与坚守,从未改变。


免责声明
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有涉及侵权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1975212473,邮箱:1975212473@qq.com。

本文暂无评论 - 欢迎您